关灯
护眼
字体:

420 火力转换,超长防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当然,若真要比较,那么就必须明确认识到的一点是,齐格菲防线是纳粹德国最强时从1936年持续修建至1939年才基本建成;马奇诺防线更是法国于1929年便开始修建,直到1940年才基本建成;另外两道防线也都是耗费了十年左右。

    而本次的防线修筑,三道大防线严格来说才只有十天的时间大规模动工,前面得给民众撤离留出一定空间。就这样,还在单算第二道防线加拉锯地带的整体纵深上普遍超越了这四者的平均水平。虽然有人力高度集中和科技实力飞跃的不同之处,却也实在是一个叹为观止的浩大工程!

    由此也不难想见,本次防线构筑的前期投入资源是海量,战时所需的人力填充也是巨量。基于此现实难度,再考虑到投产比例和后续的长久作战需求,才有了留出十六段间隔区域,只以防线左右的火力将其覆盖这一决定。

    ……

    一千米的自动火力地带,在敌方不计成本的推进下很快踏平。而确认了防线前不再有己方的设施存留后,第二道大防线的第一波全方位瞬间灭敌,由微波武器率先发飙。

    强力的电磁脉冲之下,敌军成片倒毙,不得寸进。唯有少数非电子型炮火和远程法术仍在与地球方的防御力量交锋,却也无甚大用。

    对此,敌方的应对策略与之前大不相同,他们根本不推出什么电磁脉冲防护措施,只凭炮灰推前消耗。原因很简单,战线太长不止是让地球方难以全线防御,手段有限;也更是让符文之地一方难以将防护设施全面铺开,步步为营。

    于是,微波发射一直持续到能源供应吃紧。

    接着,是各式各样的大招配合分区域的展开,勉强的达成了第二波接近瞬秒的全灭,和持续时间不算短的全方位打击。

    第三波,快速全灭不用想了,还是那句话,战线太长,是以这回开启的,是久违的空陆火力全面对轰。

    与拉锯地带作战需要顾及己方设施不同,此刻的地面已满是导弹炮火留下的坑洞,并时刻被改变着形状。很快,第二道大防线之前便铺满了奇形怪状的碎骨残躯,陪伴它们的,是大小不一的炮弹残骸。

    在连续不断的新建准备之后,地球方的总体火力在当下远超了敌方的冲击力量,一波波饱和性的狂轰滥炸,将敌军的踏足范围逐步的反推了足足三千米。

    且实际上,地球方完全能够再推个两三千米,之所以只推出三千米,便是要给敌方留出大量派兵的空间。换句话说,就是给自己留出更多更广的打击空间,不然放着凶猛的火力待机么?那可也是一种变相浪费。

    面对着怕浪费的地球方,符文之地一方却是使出全数攻击手段亦不能有效突破地球方的防御力量,也就代表着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幅消减第二道大防线的防御设施和攻击力量。同时,自身的防御圈出现破损的频率倒有了扩大的趋势。

    没奈何,只能是优先加大建设前端的防御体系,等待时机再升级攻击性的力量。而这个时机,恐怕不是三两分钟能等到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